2010年到2011年間,古代瓷器市場風光無限,拍賣天價神話接連被創(chuàng)造,過億者多達九件。然而,進入2012年,古瓷器的天價拍品卻不免黯然失色,僅春拍中的一件北宋汝窯天青釉葵花洗還撐得起億元場面。瓷器市場如此波瀾詭譎,是哪些原因造成的?今年的走向又如何?
陶瓷市場的調整期可能還將持續(xù)一段時間。但對于藏家而言,其中也蘊藏著收藏的良機?!拔覈慕洕幱谏仙冢鶕@些年的觀察,每一次經濟波動過后,國內的陶瓷價格就會迅猛上漲。像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過后,2003年的SARS過后,陶瓷的價格都是以數倍的增幅往上飆升。陶瓷餐具,陶瓷文具,陶瓷酒瓶,陶瓷筆筒等等,價格飛升。因此,對于藏家而言,目前陶瓷的價格相對合理,倒是可以瞄準一些好東西入貨。在瓷器市場中,有高古瓷和明清瓷器的區(qū)分。這幾年,受熱捧的是明清瓷器,元青花、永宣瓷器比清官窯瓷器要低得多,唐宋瓷器比永宣瓷器又更低。當下,一件中等的清官窯瓷器,其價格相當于一件甚至兩件最高級別的宋瓷。這跟民國時期的收藏觀念是完全相反的,那時候,一件中檔的宋瓷大約能換五件中檔的乾隆官窯瓷器。在目前唐宋瓷器價位較低的情況下入貨,隨著人們的知識儲備、收藏心理的成熟,未來升值潛力可能會更好。對高級定制明清瓷器而言,調整是一個價格合理化的過程,很有必要。
一直以來,收藏市場上都是明清瓷器比較走俏,特別是明清官窯。瓷器的價值潛力恰恰在高古瓷。譬如宋代瓷器,目前價格都比較低,人們對其所蘊含的美學藝術、文化價值還缺乏認識,未來將有很大的升值空間。去年拍出1.8億港幣的汝窯葵口洗,就證明了宋代瓷器的價值正逐步為人們所肯定。未來,陶瓷肯定是藝術品投資的主要方向和主體。